1月11日,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中心在京舉辦“初心·前路——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推進政府采購創新發展”研討會。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以政府采購法施行15周年為契機,系統總結政府采購工作的發展歷程,深入研討政府采購創新發展的有效路徑,共同展望新時代政府集中采購機構的新目標、新任務和新作為。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副局長陳建明、財政部國庫司(國庫支付中心)副主任郭方明和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中心主任賈慶玲出席研討會并講話。
陳建明在講話中表示,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我國經濟已經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推動高質量發展,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政府采購作為財政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要適應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要求,助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實現政府采購自身創新發展。“這是新時代賦予的光榮使命,也是政府采購的新定位、新目標。”陳建明強調,要找準政府采購工作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著力點,進一步確立“物有所值”的價值目標, 支持企業創新,支持企業向社會提供優質服務,支持企業生產高品質、綠色的產品,推動社會信用制度的形成和升級,推動良好市場秩序的形成,并據此調整優化組織實施方式、專家評審辦法,拓展政策功能發揮空間,提升采購人滿意度及社會公眾的認可度,立足來路、放眼前路,展現新作為,樹立新形象。
郭方明在講話中充分肯定了15年來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集中采購工作取得的成績,在深入分析政府采購工作面臨的新形勢和新要求的同時,指出了推進政府采購工作創新發展的政策導向和工作要求。他表示,要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引領,推動集中采購機構創新發展。今后一段時期,全國政府采購工作都要圍繞2017年全國政府采購工作會議的精神和深化政府采購制度改革有關任務進行安排部署。
郭方明表示,作為政府采購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央集中采購機構要認真落實全國政府采購工作會議精神,推動創新發展,不斷提升工作水平。一是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和政策功能,彰顯“國家隊”的責任擔當。2017年全國政府采購工作會強調,深化政府采購制度改革要深入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中央集中采購工作取得的成績表明,采購執行環節是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發揮政策功能的“牛鼻子”,也是體現政策效果、讓社會“有感”的關鍵點。近幾年中央集中采購機構在這兩方面都做得比較好,既做出了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果,也探索出了一些成功經驗,下一步還可以再把相關工作進一步做扎實,爭取形成一些新的亮點。二是繼續在專業化發展上下功夫,發揮 “領跑者”的開拓創新作用。三是不斷提高規范化操作水平,體現 “排頭兵”的示范引領作用。政府采購工作法制化要求高、操作性強。中央集中采購工作既要保障好中央國家機關運轉和公共服務的需要,也要為全國政府采購執行立“標桿”。各中央集中采購機構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樹立“業務貴精不貴多”的理念,以打造精品項目、樣板項目為目標,不斷提高采購人滿意度和規范化操作水平。
賈慶玲全面回顧了15年來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集中采購工作堅守的理念、積累的經驗,從政府集中采購機構專業化發展定位的角度,提出了新時代背景下工作的新目標、新舉措。據她介紹,政府采購法頒布實施15年來,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集中采購工作緊緊圍繞營造公平公正公開環境、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提供優質高效便捷服務、助力經濟社會發展這一初心,堅持深化“放管服”改革,堅持完善采購體制機制,堅持突出政策功能引導,堅持抓牢廉政風險防控,累計完成采購額2090億元,節約資金347.5億元,資金平均節約率達到14.4%,有力推進了節約型機關建設,為推動政府采購法治化進程和創新發展、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周志忍、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和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王叢虎分別從宏觀、中觀及微觀角度,深度剖析政府采購在國家治理、公共財政以及機關事務治理現代化領域的可為空間和發展路徑。京東集團執行副總裁兼首席公共事務官藍燁、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項興初圍繞企業發展歷程和參與政府采購的體會,暢談集中采購對于民營企業發展壯大、技術創新、誠信建設等方面帶來的影響。
政府采購監管部門,中央和部分地方集中采購機構、公共資源交易機構,部分地方機關事務管理部門,國務院部委采購人代表,民營企業代表,以及有關專家學者共計200人參加了研討會。